餓了么低調上線食材供應鏈平臺『有菜』
1039人瀏覽 / 0人評論
10月30日下午,餓了么CEO張旭豪宣布餓了么新上線B2B食材采購平臺“有菜”。并稱,餓了么將連接更多平臺和供應商,將優(yōu)質食材提供給商戶。但目前公司官方還未透露任何風聲。

有菜線即從米面糧油雞蛋等日常生活用品切入,食材由地方特產專營、菜園直供;而食材品質的最大亮點在于丹江口生鮮和黑龍江大米支持上海地區(qū)用戶采購。
此次餓了么推出的 “有菜” 采取的是類淘寶的平臺模式,即不做自營的采購、分揀和配送,而是為這個市場里的賣方和買方提供交易平臺,餐廳(即買方)可以每天在平臺上選擇附近的賣家,基于次日店內用料需求下單,體驗類似淘寶購物。另外一端,“有菜” 則會去連接原本一級、二級、三級批發(fā)市場里的這些批發(fā)商們,讓他們通過平臺來觸達餐廳用戶,提供生鮮原材料批發(fā)服務。此次上線 “有菜”,應該正如張旭豪所提到的那樣,是為了將優(yōu)質食材提供給商戶,帶來更高效的體驗,同時也意味著餓了么的觸角已開始向上游產業(yè)鏈延伸。
根據農業(yè)部的數據顯示,當前,我國每年農產品總交易額高達 3 萬億元,而其中交易流通總量的 80% 都經由農批市場完成。從去年開始,面對冗長的農產品流通鏈條和傳統(tǒng)方式的低效,有一批互聯網人就開始著手想要來改造這個隱藏于背后的傳統(tǒng)行業(yè)。
未來,食材供應鏈領域或將逐漸出現類似團購、外賣領域的輕、重模式的燒錢大戰(zhàn)。隨著玩家的增多、資本的不斷注入,互聯網巨頭公司也將參與其中,且已有大眾點評、紅杉中國投資鏈農的例子出現,相信更加細分化、高端化、兩極分化的格局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。
全部評論